?
人間四月
正是花開的時候
是虞城最美的季節(jié)
“披羅衣之璀粲兮,珥瑤碧之華琚”,漢服是我以為最美的華夏文化代表之一。
于是在我看來,漢服便適合此時的虞城,也適合虞城的每一個春天。
今天,想帶你來虞城的這些或婉約或清新或古韻的古風(fēng)打卡地。
帶著你身著華服,漫步于亭臺樓閣間,一秒穿越。
方塔園
遠(yuǎn)遠(yuǎn)就聽見鳥兒的聲音,走進(jìn)方塔園,入眼即是鳥兒,
臺階上,石凳上,嘰嘰喳喳叫個不停,好不熱鬧。
偶爾歇息一會兒,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孤寂了。
方塔園的春天,就在熱鬧的鳥兒聲中蘇醒過來。
剛下了一夜的春雨,所有顏色都重郁了起來,
屋頂,墻,飄落的花瓣,甚至枝頭的鳥兒。
這樣的色彩,尤其適合古風(fēng)。
園內(nèi)的繡球花,在春紅謝落時,悄然爆發(fā)。
剛開始還只是一個個的小花苞,水嫩水嫩的。
沒過幾天,花兒們就次第開了,碧綠碧綠的,雨水過后,加了一層濾鏡,更是青嫩。
再過個把星期,花兒又會從碧綠逐漸變成淡淡的青綠色、再到白色。
繡球的花期較長,而我也愿意靜靜守候它的每一次“蛻變”。
古亭亭尖深沉的棗紅,亭柱古老的墨色,石桌石椅幻想的灰白,亭旁綠樹掩映,
紅花點綴,漫步長廊,清風(fēng)徐來,在虞城短暫而美好的春光里,每一個轉(zhuǎn)角,皆是溫柔。
倚靠在欄桿處,微風(fēng)吹來,華服飄逸靈動,衣袂翻飛,輕撫衣袖,令人沉醉。
沿著長廊繼續(xù)漫步,流水潺潺,錦鯉嬉戲。
岸邊的柳樹被春風(fēng)吹的飄飄蕩蕩,也被吹進(jìn)了流淌的小溪流中,繞著一旁的假山石來了場春游。
你想移步換景,殊不知自己也成了眼前這山水畫中的一景。
每換一個景,頻頻駐足,好似站在時光機(jī)的門口,時光也會慢慢地倦了。
原先總以為,方塔園很小,但今天一看,里面卻是大有千秋。
亭臺水榭花草溪湖,應(yīng)有盡有。
幾處晚櫻被雨水拍打,落英繽紛,總讓我想起“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(hù)花”的浪漫。
我拿著鏡頭小心翼翼地拍著,生怕一不小心又飄落了幾片。
于方塔園中,著錦衣華裳,長風(fēng)玉立間,盡是女神姿態(tài),萬種風(fēng)情。
燕園
燕園很小。小到地圖上不過是極小一塊很容易就忽略了,
走進(jìn)門,沿著長廊往深處走,像緩緩打開了一張關(guān)于歷史與人文的畫卷。
燕園雖小,游人卻絲毫不輸方塔園。
正值牡丹盛放,雖比不上尚湖萬花齊放的盛況,但這小小一片卻也別有洞天。
盛放于假山石間,高低錯落于這座袖珍園林的中央,這一眾牡丹就像矗立在時光的縫隙里。
賞花的角度眾多,你可以靜靜矗立在庭前,感受與牡丹并肩的浪漫邂逅;
你也可以爬上假山石,從上俯瞰,享受整片“牡丹花?!薄?/span>
于深深庭院中,悠揚(yáng)的古琴聲緩緩入耳,旋律盡是溫柔。
而那古老的曲裾,樸素的直裾,嬌俏的襦裙,不經(jīng)意間就驚艷了歲月。
除卻牡丹,這里滿是亭臺樓閣,園林式的建筑,走在長亭古道之上,仿佛一眼千年,
如果再來一場恰逢其時的春雨,每一幀都充滿著古色古香。
曲罷,收起古琴,春風(fēng)吹拂,華賞飄飄,仿佛在朝代的更替中翩翩起舞。
小小庭院,頗有私家園林的雅致和精巧,魚園中名山清池相映增輝,時間在這里流得極慢。
燕園雖小,卻有“五芝堂”、“賞詩閣”、“三嬋娟室”、“天際歸舟”、“童初仙館”、“詩境”、“燕谷”、
“引勝巖”、“過云橋”、“綠轉(zhuǎn)廊”、“佇秋”、“冬榮老屋”、“竹里行廚”、“夢青蓮花庵”、“一希閣”、“十樓”這十六景,
可以稱的上是一步一景。
園內(nèi)也常有展覽、講堂、表演,靜坐觀賞,是一場別于他處的百年風(fēng)華.......
當(dāng)我走出燕園,從庭院之高回到江湖之遠(yuǎn),已經(jīng)恍如隔世。
擬稿人 | 殷麗琴、張淑方
審核 | 金雪慶、徐紅艷
發(fā)布人 | 金鈴
文字、排版 | 金鈴
圖片 | 2011大漠孤夜、光點、內(nèi)個誰CS、金鈴